“一地两房”矛盾迭起 配建小区如何实现融合共享?

许永红 郭敏敏2018-01-22 15:09:54来源:中国经营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

??赵毅  在阳光灿烂的南方冬日里,工人们在一个狭长的小区里忙碌着,准备迎接大量即将陆续入住的租客。

??草地青绿,树木茂盛,一道上面布满刺绳的铁栅栏却格外突兀,与周遭环境极不相称,也将另一边开阔的社区花园挡在了外面。

??这里是广州首个配建保障房的商品住宅项目。2011年,保利地产以7.9亿元、配建3万平方米保障房的代价拿下项目所在地块,后定名为保利紫林香苑。围栏一边的狭长小区里,三栋前后而立的楼房即是保障房。

??随着北京首开龙湖天璞自住房与商品房的拆墙之争持续发酵,各地配建小区存在的不公与矛盾逐渐呈现在公众眼前。在各地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的大环境下,如何在配建小区实现真正的融合共享,从而打造和谐的混合居住社区,牵系着多方的利益,也是城市社区建设此时需要面对的一道难题。

??配建小区冲突不断

??通过隔离设施将商品房与保障房划区管理,向来是房企应对配建小区的惯用操作方式,保障房的配套往往大打折扣。而且,《中国经营报》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到,保障房小区在位置、舒适度等方面也承受着不公平的待遇。

??保利紫林香苑的保障房小区,位于楼盘的一个角落,旁边就是车流不断、喧闹嘈杂的大马路。与商品房小区大气宽敞的正门相比,保障房小区正门也极为简陋,除无明显标识之外,不到30米的地方,就是停车场出入口。另外,在这个公共空间逼仄的小区里,还有一个垃圾房。

??作为广州保障房的主力,回迁房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

??在保利天悦社区里,回迁房集中在琶洲新村小区,而天悦花园则是高端商品住宅区,前者靠近马路,楼层高,楼房密集,而后者则坐拥江景,楼房较为分散。区位、容积率悬殊之外,一名周边的地产中介人士告诉记者,琶洲新村居民进入不了天悦花园。

??事实上,保障房被分区隔离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全国的多个城市。从北京住建局公布的信息来看,市内5个商品房配建保障房项目存在分隔管理问题。

??利益冲突之下,配建小区的商品房与保障房近年来摩擦接连不断。2017年3月起,北京首开龙湖天璞自住房业主要求拆掉与商品房小区隔离的铁栅栏,并在2018年1月12日强行拆除,现场引发骚动。不过,商品房业主次日很快自费建起了新的铁栅栏,并有钢条加固。

??在2017年下半年,深圳的信义金御半山小区也出现了商品房业主禁止公租房住户共享花园的矛盾,不过政府方面拒绝隔离。此外,深圳万科公园里小区部分商品房业主也提出质疑,认为保障房租客无权共享项目三期小区公共资源。

??“主要是车位问题,万科公园里的车位配比是1:0.8,本来就有点紧张。租客入住公租房后,业主觉得车位紧张,并且认为公租房租客不应该配车位从而激发矛盾。”一名地产中介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万科公园里项目三期6栋位于整个小区的一角,规划提供348套保障房,将与项目三期的其他商品房业主共享公共服务配套。物业管理处对记者表示,“保障房租客可与商品房业主一同申请车位,参与轮候。”

??混居共享引发争议

??对于是否分区管理配建保障房这一问题,深圳、南京等城市在2017年相继颁布了相关条例,填补政策空白之外,在业内也引发了广泛热议。

??早在2015年7月,北京住建委就曾发文规定,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分区域实施物业管理,分区域建设公共建筑和共用设施,分别配套设备设施;而实施统一物业管理的建设单位不得通过增设围栏、绿植等方式,将同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保障性住房与商品住房分割。

??在2017年8月,北京住建委强调称,开发企业不得自行设置任何形式的区域隔离,确保同一建设项目区域内道路通畅、绿地共享、附属配套设施共用。

??南京在楼市调控新政中指出,保障性住房及其配套设施与所在地块商品住宅统一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停车配建等公共配套共享,建设和装修标准同所在地块商品住宅一致。

??深圳住建局亦明确表示,开发建设单位不得在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与商品住房之间设置围墙等物理隔离,也不得有其他类似的歧视性措施。

??“从外国的社会学研究来看,他们并不主张低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过于分开,因为这样不利于维持整个社会的和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华南城市学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现在国内这样的政策符合国际上的流行趋势,保证不同人群能够同享公共设施。

??胡刚同时指出,目前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一些高档商品房小区原来是与保障房小区隔开的,现在要与保障房人群共享社区配套,可能一下子难以接受。

??对于保障房与商品房实行同一标准,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认为不合理。广东省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韩世同对记者表示:“住房价格差异如此明显,保障房人群何以与商品房业主享受同样配套实施?政府这样的举措虽可为低收入人群谋取更多福利,但可能因此也损害了商品房业主的利益。”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告诉记者,体现居住公平性,首先政府在土地出让合同以及开发商在商品房销售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该宗土地所配建的公共服务配套规格。

??李宇嘉认为,商品房业主和保障房人群分开容易形成平民区,但混居又会引发不满情绪,政府对于保障房所提供的保障服务需要有一定的度,不能大包大揽。

??房企市场压力凸显

??为抑制地价过度攀升,竞配建成为了当下各地楼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价高者得俨然已是历史,在竞配建模式下,当竞价达到最高限制价格后,便转为竞配建保障房面积。此外,竞自持也逐渐开始风行起来。

??除了限地价、竞配建,目前广州土地出让竞拍方式已发展为“限地价+竞配建+竞自持+摇珠”方式。监管部门的打算,是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块采取不同的竞拍组合。但从近年的情况来看,竞配建已是其中的标配。

??事实上,随着土地市场升温,各大城市落实楼市调控举措,从而相继推出涵括竞配建在内的土地竞拍组合,房企所拿土地涉及配建已是常见的现象。

??在2017年,佛山土地市场火热,多宗地块竞拍触及了竞配建环节,而且最终配建面积并不小,这也是多地土拍市场的缩影。2017年6月,中洲控股获得的佛山顺德大良地块,配建面积为3.45万平方米,华侨城同日拿下的另一宗大良地块,配建面积也几乎相近。此外,世茂在佛山禅城一周之内连夺两宗商住地块,其中一宗地块配建面积3.9万平方米,另一宗地块也要配建面积1.6万平方米。

??显而易见,竞配建的土地出让模式,使得配建小区问题在未来将日益突出之外,同时也将考验着房企的开发运营能力。

??在韩世同看来,土地出让竞配建并非上策,“有这样的因,就会导致这样的果”。韩世同认为这也是当下配建小区引发诸多矛盾的根源。

??按照目前的政策走势,在配建小区里,若商品房与保障房实现共享融合,房企将会面临着什么样的压力?

??对此,韩世同直言:“商品房就不好卖了。房企要考量资金成本和市场盈利,商品房的销售价格通常相对较高,若保障房不能分割开来,这会让房企很难操作。”

??方圆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邓浩志也向记者分析称,项目地段、产品等因素虽然已经基本确定,不过因为居住人群有参差,所以会对房价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明显,很轻微。”

??资深房地产专家龙斌对记者表示,从设计上来看,这会加大项目的开发难度,房企应该在设计规划方面会有一些考虑,毕竟这是两个不同的群体,这个房子的性质也是不一样的。

??龙斌指出,商品房业主不愿意和保障房人群住在一起,这不是房企的问题,而是购房者对社区生活环境有着客观存在的居住要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 从今日举行的全国海洋工作会议上获悉:据初步核算,2017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8万亿元,力争2020年达到10万亿元。
  • 轰轰烈烈兴起的特色小镇风潮,近日遭到国家相关部门喊话。
  • 大兴区黄村镇的共有产权房价格每平方米3万元,另外一宗位于怀柔的,价格确定为每平方米2万元。昨日,本市土地交易市场成交了2宗共有产权住房用地,土地总面积约8.6公顷,总建筑规模约14.5万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宗地均采用招标方式出让,其中至少有一宗属于国企用地。
  • 记者从江西省住建厅获悉,江西启动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从现在起所有在编未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律调整到2035年。
  • 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涉夫妻共同债务的新问题、新情况,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明确夫妻双方合意表示或者一方用于家庭日常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共同承担。
  • 为进一步加强该市既有房屋结构安全使用监管,严格履行法定职责,规范房屋结构安全使用执法工作,该局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既有房屋结构安全使用管理的通知》,严禁危害房屋结构安全使用的四种行为。
  • 从国家海洋局了解到,2013年以来,全国围填海总量下降趋势明显。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填海面积达到15413公顷,随后逐年下降,年均下降22%。2017年填海面积5779公顷,比2013年降低63%。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事项探索形成可复制经验,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确定进一步支持返乡下乡创业的措施,激活农村资源要素促进乡村振兴。
  • 土地市场的变化反映了未来市场走势。
  • 土地市场开年似有局部升温之势。近日,杭州、成都、苏州等热点城市土地拍卖市场频现高溢价地块,溢价率普遍在4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0%,而中铁建1月初在苏州摘得的宅地,更以4.3万元/平方米的楼板价刷新了当地纪录,较苏州去年的最高楼板价高出近五成。
  • 昨日,北京土地市场成交了2宗普通商品住宅用地,土地面积约23公顷,建筑规模约36万平方米,均为普通商品住房地块,并都采用“限房价、竞地价”的交易方式。
  • 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供应者、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释放两大信号,呼应的是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本质是在城乡融合新时代,土地资源要配置更公平、利用更有效、住有所居更周到。
  • 昨天上午,国家海洋局举行围填海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表示,结合督察整改工作,国家海洋局将采取“史上最严围填海管控措施”,禁止通过围填海进行商业地产开发,同时在渤海海域全面禁止围填海。
  • 北京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全社会支持参与住房保障工作,拓宽保障房筹集渠道,多主体供给。其中,鼓励国有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建设保障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目前已建设约12万套。
  • ?此次国土资源部提出政府不再垄断住房供地,一旦取得实质性突破,房地产市场将迎来新的拐点,不可思议的高房价时代或许真能终结。
  • 据报道,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近日表示,我国将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
  • 如何稳经济、保增长是当前众多地方政府所密切关心的难题。按照以往的经验,搞活房地产行业几乎是许多地方政府的首选。近期,又有些地方传出了被认为是放松房地产调控的信息,这不禁让人有点担心。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作为经济政策的重要部分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财税金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
  •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指出,2017年的房地产限购政策有一个滞后效应,房地产市场价格对于政策的反馈不太明显,2018年将有明显反馈,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在2018年将呈现下行趋势。
  • 关于楼市的比喻,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最常见的一种是,楼市的黄金时代。
  •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1月15日表示,我国将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 自中央确定“房住不炒”的调控基调后,政策调控频繁出现在全国各地。据统计,2017年全国共有110个城市累计发布250多次调控政策,调控手段包括限购、限贷、限售、房贷和开发贷定向加息等。
  • 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已高达8.79%,比重超过美国、日本等多数发达国家。
  • 2018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GDP同比增长6.9%,这是最近7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首次回升。
  •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2017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0.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年末低0.8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3.5万亿元,同比多增8782亿元。
  • 1月19日,央行发布的2017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全年新增信贷13.5万亿元,同比多增8782亿元。报告显示,2017年贷款投向呈现五升两降的特点,这一结果显示,央行去年年初提出的“进一步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效果明显。
  • 1月18日,央行开展800亿元7天、700亿元14天和100亿元63天期逆回购操作,对冲当日700亿元逆回购到期后,净投放资金900亿元,为连续第六日净投放。
  • 近年来,保险资金以各类债权、股权投资计划等另类投资形式不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地方债务风险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 昨天,央行营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住房信贷调控成效明显,房地产贷款增量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比重大幅下降。
  • 随着京城楼市调控“组合拳”持续加码,去年全市个人购房贷款增速明显回落。据央行营管部昨日发布的数据,2017年北京个人购房贷款余额9664.5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比上年同期低25.2个百分点。市场人士预测,随着住房租赁市场不断完善,租房对购房市场将产生不小的分流作用。
  • 2018年1月17日,财政部预算司公布2017年12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记者注意到,这是财政部首次公开年度地方债细账。
  • 进入2018年第三周,金融监管的“疾风骤雨”依然一刻不停歇。
  • 据韩国《亚洲经济》17日报道,韩国住宅金融公社住宅金融研究院当天发布了以家庭收入、财产进行比较,测定能否具备租赁房屋能力的“房屋可租赁指数”。
  • 眼下,中国没有像以往那样给经济发展定出具体的经济增长的目标,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提高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上面。
  • 美国房地产数据库Zillow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美国约有4300万租房者,他们在租房上花费4856亿美元,比去年增加49亿美元,创历史纪录。去年,租房者的平均家庭支出接近11300美元,纽约和洛杉矶的租金最高。
  • 德国一个非政府组织10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德国受访者对过高的房租表示担心。
  • 1月11日电 澳洲新快网刊发文章称,近日,一份调查研究显示,澳大利亚新州的房东及物业,经常以支付清理费为由,克扣租户的押金,总体克扣的金额或达到上亿澳元。
  • 北京时间5日凌晨,抵押贷款提供商全美互惠保险公司(Nationwide)周四表示,2017年伦敦的房地产平均价格下跌,标志着伦敦房地产价格出现2009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下降。
  • 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已经十周年。早在今年一季度,美国平均地产价格就已接近危机前的水平。各大机构预计,即使是在持续加息的环境下,紧俏的库存仍将令2018年的美国楼市将再创新高。
  • 美国《世界日报》刊文称,“他们买得起房子,但他们不想。”这是越来越多年纪大、较富裕的美国人的想法,他们正从郊区的大间房屋,转向高级租屋。这样的趋势,改变了美国的租屋市场,市面出现越来越多的高级公寓和独立房屋,却只有一些新的租屋单位是中低收入住户可负担。
  •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智慧生活已经开始由想象变成现实。
  • 2017年,可谓是人工智能兴起的一年,各个品牌都在推广自己的智能产品,竞争相当激烈。智能语音涉及的智能电视,智能音响;AI技术涉及的智能机器人,无人汽车;AR、VR涉及的虚拟现实、实景应用,都将人工智能推向顶峰。
  • 2017年,家具行业的市场格局和经营发生巨大变化,而政府采购业也在努力探索新的发展之路。2017年,政府采购信息报/网与相关机构联合主办了三场沟通会,采购各方能够一起畅谈,解决困惑,促进发展;87号令对提供家具样品提出了具体要求;家具采购市场格局发生变化……本期,我们将为您盘点2017年家具采购大事件,以飨读者。
  •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红色之地,绿色起点。
  • 1月17日,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A股(股票简称:美凯龙;股票代码:601828),成为中国家居零售A+H第一股。从借600元创业到坐拥900亿元总资产,赚了超1亿倍,车建新和他创立的红星美凯龙已成为改革开放40年的商业样本。
  • 1月17日上午9点30分,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锣声一响,中国家居零售巨头红星美凯龙成功登陆A股,并成为中国家居零售行业A+H第一股。本次也是2017年1月1日以来民营企业A股IPO融资额第一大。
  • 1月17日,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美凯龙”)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宣布正式登陆A股,股票简称:美凯龙,股票代码:601828。
  • 物联网的兴起,AI技术的逐步成熟,智能家居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淀与积累之后迎来了爆发式发展,智能家居巨大的市场前景已经摆在了行业面前。据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和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680亿美元。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