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排坐,吃果果”:2017房企并购规模空前 新寡头,新格局

王海春2018-01-22 16:15:32来源:华夏时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

??据明源房地产研究院最新数据,2017年前三季度境内房地产并购总金额超过900亿美元(约合5902亿元人民币)。受并购及大宗交易统计相对滞后等因素影响,业界预计2017年全年的地产收并购规模,应该超过了6000亿元。

??2017年中国房地产收并购预计超过60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据明源房地产研究院最新数据,2017年前三季度境内房地产并购总金额超过900亿美元(约合5902亿元人民币)。受并购及大宗交易统计相对滞后等因素影响,业界预计2017年全年的地产收并购规模,应该超过了6000亿元。

??对于风起云涌的房地产收并购,安信证券首席地产行业分析师陈天诚指出,近两年中国龙头企业主要以扩大规模为重要准则。

??陈天诚认为,仍处于野蛮生长期的房地产行业,在规模上仍有一定的容纳量。因此各家企业的并购中,仍以增加土储、可扩大企业规模的横向收并购为主导。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认为,2017年千亿房企阵营可能将进一步扩容至16家,2020年千亿企业将达30家。随着并购越来越活跃,大型房企的规模也变得更加庞大,随着千亿房企数量不断扩容,房企的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高。

??地产并购增长迅速

??2017年中国房地产收并购规模,创下了近几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值。

??先看一下大宗物业的交易。

??据戴德梁行的最新监测数据,2017年仅在上海一城房产大宗物业的交易数量就超过120宗,并购规模超过1200亿元。

??“这是房地产大宗物业累积交易金额连续第二年突破千亿元。虽然2017年规模略低于2016年,但与2010—2015年年均400亿左右的规模,已经有了大幅度的上涨。”戴德梁行中国区投资及顾问服务部董事卢强表示。

??虽然仅上海一城大宗物业的交易规模已经相当可观,然而这只是房地产收并购的冰山一角。

??有证券投资机构高层指出,大宗交易有不少是项目公司买卖,但这中间更多是通过项目公司或投资公司的收并购实现和完成的。与往年以收购相对成熟的商办物业为主角有所不同,2017年的收购中,有相当一部分标的物是以土地、公司股权、已建成物业为主。

??有投行人士指出,与往年大宗交易相比,2017年的特点也相当明显:不仅交易规模大、标的物以资产打包形式出让,而且交易频繁、涉及领域广。

??2017年房地产整体收并购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其涉及到的金额,可能远远超过大部分人的想象:预计超过6000亿元。

??据普华永道统计,2017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相关的并购交易总金额达到445.6亿美元(约合29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78.5%;交易数量207宗,同比增加24.7%。这其中由公司主导的并购交易金额约367亿美元(约合2406亿元人民由),同比增加68.7%。

??那么全年地产收并购规模有多少?

??据明源房地产研究院近日公布的一项数据,至2017年第三季度,房地产并购总金额超过900亿美元(约合5902亿元人民币),占全部并购交易20.2%的市场份额。仅这一数据,就创下房地产行业年度前三季度的历史新高。

??研究人员告诉记者,大宗交易统计和信息公布,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因并购交易较为复杂,交易可能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但信息披露往往会推后。如涉及到海外交易架构,其披露时间也可能会有所延迟。”一家咨询机构高层表示,仅从前三季度已经创下新高的数据来看,第四季度应该还有不少交易是公众市场并未获悉的。因此可以判断的是,全年房地产交易金额比前三季度更高,因而全年并购交易规模超过6000亿元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卢强指出,房地产投资市场还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并购交易中,除了以土地储备为目标,对于物业的直接投资中,不只是办公楼,处于风口的长租公寓、联合办公,尤其是物流地产也受到相当高的关注。

??“从买家的身份来看,又出现不少新晋买家。不只是开发商,还有境内地产私募基金、开发商资管计划,还有万能险等新兴的资本,介入到地产交易中。”卢强说。

??从规模扩张到移师境外

??在2017年大宗交易和并购交易创下历史新高的背后,决不乏明星案例。

??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万宝之争落地和融创接手万达物业。

??2017年6月,恒大将所持万科14.07%股权以292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深铁集团。在恒大的“助攻”下,深铁对万科持股比例升至29.38%,超过宝能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随着这笔规模庞大的股权转让,持续一年多的万宝之争,由此尘埃落定。

??万宝之争刚落幕,融创、富力烽烟再起。7月份融创以438.44亿元价格收购万达13个文旅项目91%的股权。据明源地产研究院数据,凭借这一收购,融创一举新增了5897万平米土地储备,土储排名由2016年末的第六猛增至第三名。

??而与融创同时出手的富力,也以189.55亿元收购万达73家酒店资产,成为2017年并购金额排名靠前的案例之一。

??随着房企并购规模扩大,行业集中度也进一步提高。据克而瑞监测,排名前100房企的集中度达到58.1%,占据了中国房地产市场近六成份额。而在销售面积上,前100和前200房企的集中度,分别达到33.2%和36.9%。

??陈天诚指出,此前房企的并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土储为主要目标,以规模扩大为导向。但在2017年的并购潮中,也有不少并购并非以此为导向。

??有分析人士指出,2017年的交易并购中,还有另一个新的特点。从地域来看,则不止国内的资产。国内企业对房地产收购并的触角,已经从国内延伸到了境外,向海外物业和资产发起了多轮收购。

??“无论是出让方还是买家,不只是金额,收购的地域和所涉及的业务范围,都远远突破了此前传统房企的范畴。”一家证券机构人士指出,业务范畴的扩大,反映出开发商的并购不只是意在扩大规模,还希望在业务的纵深方向获得更多的机会。

??2017年7月万科以34亿新加坡元(约合166亿元人民币)收购普洛斯约21.4%有限合伙权益。与普洛斯联手后,万科由此成为国内最大的物流服务供应商。

??看中物流的,还有海航和中投。而这两家公司并购的触角,也伸向了境外。而中投集团在境外的一笔对物流地产的并购,更是刷新了历史纪录。

??2017年4月,海航集团旗下海航实业以13.99亿新加坡元(约合68.4亿元人民币)收购新加坡上市物流公司CWT全部股份。

??海航收购CWT后两个月,2017年6月中投集团以138亿美元(约合903亿元人民币)收购黑石旗下欧洲物流地产公司Logicor全部股份。中投这笔收购,成为欧洲有记录以来第二大规模的房地产交易。

??在陈天诚看来,所谓以拿地为导向的收购,仍然属于项目层面,更多处于房企扩大规模的野蛮成长阶段。

??“并购领域的拓展,反映了对整个行业的态度。行业纵深的并购不是单纯为了规模,更多的是在获取产品线条的同时获取相对的规模,也是获取整个资本市场的认可。”陈天诚认为,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并购,也将向纵深方向发展。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 “我国将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 随着调控加持,华东重点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呈现出冷热不均的态势,一边是抢地的火焰,一边却是底价成交,甚至流拍的冰山。
  • 土地市场的变化反映了未来市场走势。
  • 土地市场开年似有局部升温之势。近日,杭州、成都、苏州等热点城市土地拍卖市场频现高溢价地块,溢价率普遍在4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0%,而中铁建1月初在苏州摘得的宅地,更以4.3万元/平方米的楼板价刷新了当地纪录,较苏州去年的最高楼板价高出近五成。
  • 昨日,北京土地市场成交了2宗普通商品住宅用地,土地面积约23公顷,建筑规模约36万平方米,均为普通商品住房地块,并都采用“限房价、竞地价”的交易方式。
  • 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供应者、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释放两大信号,呼应的是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本质是在城乡融合新时代,土地资源要配置更公平、利用更有效、住有所居更周到。
  • 昨天上午,国家海洋局举行围填海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表示,结合督察整改工作,国家海洋局将采取“史上最严围填海管控措施”,禁止通过围填海进行商业地产开发,同时在渤海海域全面禁止围填海。
  • 北京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全社会支持参与住房保障工作,拓宽保障房筹集渠道,多主体供给。其中,鼓励国有企业利用自有用地建设保障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目前已建设约12万套。
  • 开栏的话 1月22日开始,进入“北京两会时间”,代表委员将就北京城市总规落实推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文化中心建设、超大城市治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等热点、难点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 日前,广东省中山市公布了《中山市流动人员申请积分制管理须知(2018年度)》,政策变化是取消了积分入户,有入户需求的流动人员可直接通过稳定居住就业入户、人才入户等渠道申请入户。
  • 1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副主任、中国金融体系稳定评估(FSSA)报告负责人Ratna Sahay和IMF专家James Walsh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就IMF最近发布的中国FSSA报告作了专题演讲,并与听众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 在阳光灿烂的南方冬日里,工人们在一个狭长的小区里忙碌着,准备迎接大量即将陆续入住的租客。
  • 如何稳经济、保增长是当前众多地方政府所密切关心的难题。按照以往的经验,搞活房地产行业几乎是许多地方政府的首选。近期,又有些地方传出了被认为是放松房地产调控的信息,这不禁让人有点担心。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作为经济政策的重要部分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财税金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
  •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万喆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指出,2017年的房地产限购政策有一个滞后效应,房地产市场价格对于政策的反馈不太明显,2018年将有明显反馈,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在2018年将呈现下行趋势。
  • 关于楼市的比喻,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最常见的一种是,楼市的黄金时代。
  •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2017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0.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上年末低0.8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3.5万亿元,同比多增8782亿元。
  • 1月19日,央行发布的2017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全年新增信贷13.5万亿元,同比多增8782亿元。报告显示,2017年贷款投向呈现五升两降的特点,这一结果显示,央行去年年初提出的“进一步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效果明显。
  • 1月18日,央行开展800亿元7天、700亿元14天和100亿元63天期逆回购操作,对冲当日700亿元逆回购到期后,净投放资金900亿元,为连续第六日净投放。
  • 近年来,保险资金以各类债权、股权投资计划等另类投资形式不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地方债务风险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 昨天,央行营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住房信贷调控成效明显,房地产贷款增量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比重大幅下降。
  • 随着京城楼市调控“组合拳”持续加码,去年全市个人购房贷款增速明显回落。据央行营管部昨日发布的数据,2017年北京个人购房贷款余额9664.5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比上年同期低25.2个百分点。市场人士预测,随着住房租赁市场不断完善,租房对购房市场将产生不小的分流作用。
  • 2018年1月17日,财政部预算司公布2017年12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记者注意到,这是财政部首次公开年度地方债细账。
  • 进入2018年第三周,金融监管的“疾风骤雨”依然一刻不停歇。
  • 据韩国《亚洲经济》17日报道,韩国住宅金融公社住宅金融研究院当天发布了以家庭收入、财产进行比较,测定能否具备租赁房屋能力的“房屋可租赁指数”。
  • 眼下,中国没有像以往那样给经济发展定出具体的经济增长的目标,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提高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上面。
  • 美国房地产数据库Zillow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17年美国约有4300万租房者,他们在租房上花费4856亿美元,比去年增加49亿美元,创历史纪录。去年,租房者的平均家庭支出接近11300美元,纽约和洛杉矶的租金最高。
  • 德国一个非政府组织10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德国受访者对过高的房租表示担心。
  • 1月11日电 澳洲新快网刊发文章称,近日,一份调查研究显示,澳大利亚新州的房东及物业,经常以支付清理费为由,克扣租户的押金,总体克扣的金额或达到上亿澳元。
  • 北京时间5日凌晨,抵押贷款提供商全美互惠保险公司(Nationwide)周四表示,2017年伦敦的房地产平均价格下跌,标志着伦敦房地产价格出现2009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下降。
  • 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已经十周年。早在今年一季度,美国平均地产价格就已接近危机前的水平。各大机构预计,即使是在持续加息的环境下,紧俏的库存仍将令2018年的美国楼市将再创新高。
  • 美国《世界日报》刊文称,“他们买得起房子,但他们不想。”这是越来越多年纪大、较富裕的美国人的想法,他们正从郊区的大间房屋,转向高级租屋。这样的趋势,改变了美国的租屋市场,市面出现越来越多的高级公寓和独立房屋,却只有一些新的租屋单位是中低收入住户可负担。
  •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智慧生活已经开始由想象变成现实。
  • 2017年,可谓是人工智能兴起的一年,各个品牌都在推广自己的智能产品,竞争相当激烈。智能语音涉及的智能电视,智能音响;AI技术涉及的智能机器人,无人汽车;AR、VR涉及的虚拟现实、实景应用,都将人工智能推向顶峰。
  • 2017年,家具行业的市场格局和经营发生巨大变化,而政府采购业也在努力探索新的发展之路。2017年,政府采购信息报/网与相关机构联合主办了三场沟通会,采购各方能够一起畅谈,解决困惑,促进发展;87号令对提供家具样品提出了具体要求;家具采购市场格局发生变化……本期,我们将为您盘点2017年家具采购大事件,以飨读者。
  •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红色之地,绿色起点。
  • 1月17日,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A股(股票简称:美凯龙;股票代码:601828),成为中国家居零售A+H第一股。从借600元创业到坐拥900亿元总资产,赚了超1亿倍,车建新和他创立的红星美凯龙已成为改革开放40年的商业样本。
  • 1月17日上午9点30分,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锣声一响,中国家居零售巨头红星美凯龙成功登陆A股,并成为中国家居零售行业A+H第一股。本次也是2017年1月1日以来民营企业A股IPO融资额第一大。
  • 1月17日,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美凯龙”)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宣布正式登陆A股,股票简称:美凯龙,股票代码:601828。
  • 物联网的兴起,AI技术的逐步成熟,智能家居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淀与积累之后迎来了爆发式发展,智能家居巨大的市场前景已经摆在了行业面前。据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和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680亿美元。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